• 索骥案件协同管理平台

    1. 1.助力企业案件标准化管理,各类案件节点灵活可控;
    2. 2.专属律师全流程协同办案,海量律师资源轻松匹配;
    3. 3.小程序协作高效便捷,多种辅助工具实时赋能;
    4. 购买咨询:0755-26913451
  • 律所案件展示系统

    1. 整合诉讼案件审结数据和代理机构数据信息,全景展示:
    2. 1.百万量级知识产权审结诉讼数据支撑
    3. 2. "数字化"个人、团队和机构执业经验和成绩
    4. 3.拓客展业和实力宣讲的"最佳神器"
    5. 购买咨询:+86-010-82005878
  • 商机线索检索系统

    1. 整合诉讼案件审结数据和工商数据,赋能代理人及代理机构:
    2. 1.完整覆盖知识产权诉讼权利人数据
    3. 2.及时公开诉讼权利人的相关数据信息
    4. 3.最佳交互,快速定位所需商机线索数据
    5. 购买咨询:+86-010-82005878

东营市知识产权局关于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 法律领域:综合实体
  • 法律类别:地方性法规
  • 当前状态:有效
  • 颁布日期:2017-06-01
  • 实施日期:2017-06-01
  • 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山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10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重点任务,以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发展为目标,加快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与全市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成知识产权服务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提高。全市知识产权服务业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手段丰富,服务链条顺畅,知识产权代理、信息及法律服务全覆盖,知识产权运营、质押融资、培训、咨询等服务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产权服务的需求,知识产权服务业综合竞争实力和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全市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进一步壮大,力争培育专利代理机构(含分支机构)达到6家,执业专利代理人超过 50人,知识产权综合类服务机构达到30家,年营业收入过千万元的服务机构达到3家。优质知识产权培训机构达到3家以上,知识产权综合服务能力强的品牌服务机构数量达到5家以上,建成2-3个汇集知识产权信息开发利用、代理、评估、交易、知识产权孵化、商用营运以及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二、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代理服务。加快培育和引进专利、商标、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围绕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培植和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功能,在石油装备、橡胶轮胎、生物技术制药、电子陶瓷新材料等产业领域,打造具有产业特色的知识产权代理服务机构。进一步开放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服务业市场,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资源整合。积极引进有影响、有实力的大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工作,运用财政资金“杠杆”的作用,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做大做强,推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业从单一的代理申请服务向运营、培训、交易等综合知识产权服务转变。
    (二)大力发展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依托中国(东营)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举报投诉中心,不断深化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公益性服务,在重点产业、行业和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联盟、行业自律机制和重大知识产权纠纷援助机制,提高维权援助工作水平,为企业发展提供维权援助服务。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服务机构开展涉外维权业务。拓展企业上市、并购、重组、清算、投融资等商业活动中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援助服务,支持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形成对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服务体系,全方位保护市场主体创新成果。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重点发展产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跟踪分析,预判知识产权风险和威胁。引导集群产业采取知识产权联合布局、防御性知识产权收购、知识产权许可谈判和启动专利权无效程序等多种形式,共同应对可能发生的产业重大知识产权纠纷与争端,增强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保障产业发展安全。
    (三)大力发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整合现有区域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石油装备公共服务平台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立统一高效、功能完备的知识产权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信息、运营、咨询、分析等内容的一站式服务。选取石油装备、橡胶轮胎、有色金属、新医药、电子陶瓷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实施专利导航项目。依托有资质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深入开展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分析,积极推动分析成果落地。支持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以信息(数据)资源深度加工分析为基础的增值服务。依托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对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知识产权基础信息深加工,对技术研发方向进行动态分析,帮助企业了解行业知识产权布局,为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借鉴和参考。
    (四)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围绕重点产业技术领域,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创新知识产权运营模式,帮助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强专利储备,积极培育高质量的专利组合,通过专利的转让、股权化、资本化等方式提升知识产权资产收益。探索建立集知识产权收储、许可、转让、融资、产业化、作价入股、专利池集成运作等知识产权服务为一体的知识产权“银行”,为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发专利技术、运用专利技术提供支持。培育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的专利和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为专利技术展示交易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五)大力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其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发生的利息和评估费,给予贴息和补助。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对合作银行面向中小微企业发放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形成的呆账,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偿。鼓励保险机构创新运营模式,开发设计符合企业需求的专利保险险种,加强企业参保引导和服务。为企业投保专利保险提供支持,鼓励企业积极参保。适时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工作。引导各类金融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鼓励资产评估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服务业务,多方探索建立充分体现知识产权核心价值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知识产权评估及价值分析试点,搭建资产评估与知识产权专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合作平台。
    (六)大力发展知识产权咨询、培训等服务。积极发展知识产权战略咨询、规划咨询和政策咨询等高端服务。加大知识产权分析评议试点工作力度。采取项目招标方式,选拔培育一批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机构。推动建立重大项目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制度,开展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机构交流合作,培养分析评议人才。在开发区以及各类创新创业园区等知识产权集聚区设立知识产权托管服务机构,支持并帮助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对开展知识产权战略与发展研究、知识产权资本运营、知识产权申请、监测及侵权预警、侵权行为调查取证等知识产权事务性工作进行外包托管服务。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化服务,全面推行实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依托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开展知识产权宣传普及教育。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培训,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中介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社会资本参与办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投向知识产权服务业,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信贷为支撑、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积极探索采取专项资金支持、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重点支持优秀服务机构品牌培育、知识产权导航、分析评议、运营试点和高端服务人才引进等项目的实施。
    (二)加大政府购买知识产权服务力度。将知识产权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明确政府购买知识产权服务的种类和内容,积极推进政府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决策、产业行业发展规划编制等活动中引入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对以政府投资为主体、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重大科技经济活动要进行知识产权立项评价和跟踪分析,有效控制项目风险,提高项目运行质量。
    (三)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人才培养。建立高校专门人才培养与在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支持代理机构为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鼓励科研机构发挥自身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强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合作,突破知识产权服务业人才资源瓶颈。探索建立专利技术人员职务系列,开展相关人才评价工作。支持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制定专项的知识产权继续教育计划,不断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推进相关领域、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作。
    (四)完善行业信用考评体系建设。强化对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监管,建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人员信用档案,规范知识产权中介服务市场秩序,引导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标准制定、产品推广、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依法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执业监督与管理,建立健全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坚决查处和遏制违法违规从业和挂证代理行为。
  • 技术支持电话

    010-82005878
  • 服务支持电话

    0755-82668888-3257